2005年7月1日 来源:珠江商报 作者:李健明
细说桑基鱼塘
隋唐时代,顺德已形成部分沙田,在杏坛马宁一带更有居民生活,至宋代已颇为繁华。
珠三角最早的堤坝: 桑园围
宋徽宗崇宁二年到五年(1103~1106年),珠三角历史最早、连接南海顺德两地的桑园围大功告成,它的出现,标志着珠三角水利发展史进入一个历史性的新阶段。因为,堤围在有效抵御洪水的同时,扩大了围垦耕地面积,更不断优化滋润着耕地土质,使作物碧苍壮茂,粒硕量高。直到清朝,龙山学者温汝适在《通修鼎安各堤始末记》中仍称桑园围长六千二百八十余丈,其中,历代修补的尺寸“四百余年相沿成例……尺寸不逾,此其最著者也”。可见当地民众对它的珍视与爱护。
顺德人一直十分重视堤坝的修筑。完全在顺德修筑的第一条堤坝就是宋代的抚宁堤,它坐落在今天容桂四基一带。明代,顺德筑堤17条。清代,顺德筑堤107条,成为珠三角筑堤围垦最多的地区。
江南移民对顺德修筑堤坝历史功不可没
不过,顺德人修筑堤坝的构想与技术却明显得益于江南移民。
自宋代以来,江南移民大量涌进珠三角。特别是宋末战争年代,皇室成员、将军大臣、随从士卒、士人百姓在宋朝廷覆没后,纷纷隐匿在河汊纵横的珠三角。宋末陈村人区仕衡在上书丞相陈宜中时说:闻江淮兵尚有一万,诸路民兵尚有二十万,正军尚有一万。可见数目之众。
这些人除殒命沙场外,大多沦为本地民众。如今,顺德龙山一带的部分赵姓人家就是宋皇帝后人,容桂马冈文姓人家就与文天祥血脉相连,大良南门罗氏鼻祖罗铸夫,也是南渡避难,再迁大良。不过,谁都没有想到,正是这些星散四方的南迁移民,对顺德乃至珠三角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宋代,政府一直鼓励地方官员垦荒筑堤,兴修水利,有力地推进沙田与滩涂的技术开发。一直遭受洪涝水淹的江南人们经过历代的探索与积累,在南宋已形成了成熟的筑堤排涝、围田产稻技术,同时,大量使用熟铁手耕农具,把一直令人棘手头疼的滩涂低洼地成功改造成高产和田区,同时,还大力推广早熟和抗旱能力强的占城稻,正如许涤新先生所论述的那样,“这一切都使我国的传统农业臻于成熟”。
战乱虽给顺德带来战火遍地,但是,大批拥有技术与资金的移民,却给顺德带来不可估量的农业技术变革。
这些移民当初来到珠三角一带,人生路不熟,只好选择“田野宽平,及无恶势把持之处”的“烟瘴地面,土广人稀”的地方安营扎寨,然而,当地土人很快就发现这些移民“开地养鱼,藩圃种桔,修畦以艺桑麻,凡可以养生之物,靡不畜之植之,不数年,家益赡饶”。从中,我们也可看出这些移民进行立体农业种植的雏形。
他们与土人一起“开辟基祉,共结婚姻”,并且“围垦造田,开垦种植”,创造了“筑围护田”这一中国水利史上的重太发明,并渐渐改变潮田历史。因为,在宋代以前,顺德一带常受涝灾,水稻产量极不稳定。宋代以后,人们田边建基,堤外为滩,防洪水冲击堤脚,存堤护田,使珠三角经济在稳步挺进的同时进入跳跃式发展阶段。
不过,围内田地内涝问题仍未能解决,直到明代人们才逐渐形成利用一天潮涨潮退进行自流灌溉技术,基本解决这一难题。那就是潮涨时河面上升,淡水通过排水口进入水田,退潮时,田内积水又从排水口流出,而河水带来的营养却存留在田中,日久天长,逐渐改变了潮田恶岁之弊。
早在宋朝,人们已经开始种植桑麻,而龙江一带的桑园围也因桑树而得名。后来人们在堤内低洼处挖坑养鱼,将挖出泥土筑成塘基,上植果蔗,几百年来不断优化的土壤,自然使果木苍硕,甘蔗壮茂,并形成果基鱼塘和桑基鱼塘。
明代引发桑基鱼塘高潮的出现
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澳门成为国际贸易交流枢纽,而当时国际蚕丝价格飚升不止,毗邻其间的顺德既有近水楼台的地理优势,又有几百年来代有传人,轻车熟路的技术优势,正好与国际需求不谋而合。另外,顺德人多地少,再加上种桑养蚕比种植果木甘蔗培植工序简单,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易运输、采摘方便,深受农民追捧。
咸丰同治年间,国际产丝国蚕病盛行,丝产不足,江浙一带因太平天国动乱而导致出口大挫,但是,国际价格仍不断攀升,于是顺德人进入“废稻树桑”的热潮之中,特别是龙江、龙山一带,“境内有桑塘无鱼塘”,这又无形中进一步促进桑基鱼塘技术的成熟与完善。
结构完美的桑基鱼塘循环系统
于是,人们“取泥覆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种桑,塘蓄鱼,桑叶饲蚕,蚕矢饲鱼,两利俱全”,蚕桑鱼养殖血脉相容,养料与废物界线模糊,并进入一种良性循环之中。人们在充分利用低洼沃土的同时,大大提升土壤与作物和养殖物的经济价值,更将传统农业推向生态农业的最高境界。
性敏心慧的顺德人将食物与废物之间供排养循环关系安排得天衣无缝,造就出世界农业发展史上高效节能的典范,更成为传统农业发展历程中举世瞩目的产业标准与借鉴模式,同时,也将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融化到一点一滴的寻常劳作之中。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顺德人还在田基上种植黄豆、花生等农作物,在取得收获的同时,也充分利用作物的根须保护水土流逝。他们还在田基上搭构水瓜棚、丝瓜棚,将瓜棚伸到鱼塘上面,不仅充分利用水面空间,还起到遮阴降温的作用,因此,即使是炎炎夏日,鱼塘水面仍十分凉爽,塘鱼生活十分舒适。此外,基塘和桑体极少使用化肥,极大地维护了生态平衡。
另外,有一点人们可能没有注意,那就是桑基鱼塘的作物耕作,既有戽泥挖塘的粗重功夫,也有浇水捉虫的细微农活,更有除草修枝的轻松活儿,因此,一家子男女老幼都能各有所为,“儿童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在土地空间、人力资源、作物循环上达到一种充分利用,合理分配的结构。因此,成为世界教科文组织推举的基塘农业模式,并为世界农业文化奉献出自己的独特智慧与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