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顺德> 走进顺德 >发现顺德·历史文化篇——顺德科举

发现顺德·历史文化篇——顺德科举

加入时间:2011-02-18 11:39    访问量:1485    信息来源:

2005年8月5日 来源:珠江商报 作者:李健明
 
顺德科举鼎盛背后的经济支持
 
    顺德从建县到清朝结束,虽仅有458年科举历史,但涌现出大批杰出科举人才,其中文进士267人,武进士111人,文举人2012人,武举人394人,太学生1340人。尤其引人注目的有文状元2人,文探花1人,武状元1人。此外,解元,也就是全省举人第一名23人。
    据统计,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顺德只有70591人。成化十八年(1482年),74999人。万历十年(1582年)64748人。也就是说,建县后的明代时代顺德的平均人口为7万左右。但就在这短短193年中,顺德就诞生出文进士107人,文举人684人。
    我们再看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年),顺德人口36995人。康熙六十年(1721年),36779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全县人口跃增至488965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突破100万人,到宣统元年(1909年)为130万人,清代文进士160人,文举人1328人。
    很明显,清朝中进士举人比例不如明代,这反映出当时顺德人生活道路日渐多样,人们逐渐投身于其他产业的开拓之中。
    但是,明清以来,顺德人仍一直以科举作为修身齐家立业建功的重要道路。不仅政府部门开办书院,民间社团组织也推出民营机构赞助教育,就是在民间,各大宗族也在族谱中开张名义地细列表彰科举人士的奖励条例,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商家有诗书之声”、“书声递振,衣冠渐盛”的繁盛景象,有力地推动各个阶层人士投身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成名天下知”的举业之中。
    在中国科举史上,最有名的莫过于“百岁观场”。此人40岁入学为生员,60岁为补廪生,83岁为贡生,100岁参加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的顺天府乡试,当时他人场的时候大书“百岁观场”四字灯笼,令其曾孙手执灯笼作前导,成为科举史上的奇观。此人就是顺德人,他叫黄章。例虽典型,但多少能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科举的执着与痴迷。
 
顺德第一片学田
 
    明代万历元年(1573年),顺德县府将当时宝林寺一带,也就是今天百佳商场附近的三百多顷田地辟作学田,所得租金利润供应当时穷困书生。细读原文,待遇颇为优厚。如“月考生员茶饭果饼,每月百人,每人约银一分,合用银一两正”。就是说当时的学生每个月都有一分白银作简单伙食补贴。当时0.7两白银就可买一匹上品绸缎。一分白银也可略作帮补。另外,“乡试之年,科举生员中有贫难者,除均平路费银伍钱外,每人另给银伍钱”。此外,学田赞助资金的规定还蛮充满人文关怀,它细致地写道:“生员常年不能成婚,亲终不能安葬者,取具同会结状,每名给银三两正,申请周给”。从中,我们倒可获致一些信息,当时的生员要是没有考上功名,又毫无家庭赞助确实难得女子青睐,穷困潦倒者连父母安葬费用都拿不出来,也确颇凄酸,不过,这又反过来更激发起他们磨穿铁砚,精进奋发。
    不难看出,当时政府对苦难学生的补助虽杯水车薪,但熨贴入微,令人感奋。再看当时的科举统计,万历年间有17人中进士,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状元黄土俊,另外还有44名文举人。尤其让后人引以为豪的是,万历七年的乡试,顺德有十七人同榜高中。万历四十六年的乡试,顺德一榜就有十八人高中,昔日顺德明伦堂上就有“十八魁”的匾额。虽然,当时并非所有生员都可获政府补贴,但这种实质性的鼓励,对书生的科举成功确实起着不可低估的鼓励与激励作用。
 
从凤山书院看清代政府对教育的支持
 
    凤山书院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1489~1496年),后经清代数次大修,到光绪年间,聘请当时名儒李翘芬、何国澧等人担任院长。当时里面正课生,也就是有学位的学生45人,附课生,也就是没学位的旁听生,35名。正课生“膏火费每人每年白银20两”,当时白银一两相当于今天200元左右。附课生则没有膏火费提供,但是考试成绩出众者就给予奖励。可谓一视同仁。因而出现“人才蔚然称盛”的景象。光绪年间,顺德出进士40人,举人264人。虽然并非所有进士举人都出自凤山书院,但政府书院对人才的培植功不可没。
 
青云文社:广东两大民间文教基金团体之一
 
    青云文社始于明末,初期只是“小铺六间,基田地共约三顷余”。初时也只是用于“青云阁祀文昌诞”。后来附设沙局,由曾任礼部尚书的罗敦衍和当地名人龙元僖筹款置产,构建社务。经历年不断集聚经营收入,尤其是沙田利润,支撑着整个文社的良性循环。当时青云文社拥有沙田最多时为85公顷,可见利润之丰厚。青云文社其中一个重要支出项目就是资助赴京赶考或高中进士举人和在京为官的顺德人。
    在青云文社的奖励条例中,就有“翰林四百两,主事二百两”的明文规定。另外,“自同治辛未年起,凡乡科中式,每位花红金五十两,会试中式,每位花红金一百两。解元、会员倍递”。也就是两倍奖励。另外,“殿试如获鼎甲,加送状元四百两。榜眼、探花各三百两”。每年赠送书金给翰林四十两,进士二十两,举人一十两。青云文社对读书人的支持可谓不遗余力,连买书钱都提供,怪不得顺德有那么多藏书大家。
    此外,凤山书院重修后,青云文社每年捐赠白银1000两以增童生膏火。清光绪十年(1884年),张之洞总督两广并创设广雅书局。当时,张总督带头捐银1万两,于是,巡抚吴大澂捐银3000两,顺德县青云文社也不甘落后,捐银1万两,所有这些,在当时都成为文化美谈。
    青云文社作为顺德“两百年来文化事业经营大本营”,在支持顺德教育历史中扮演着令人瞩目的角色,它更与东莞明伦堂一起,成为清代广东两大民间文教基金团体。另外,由于经营者大多为官绅巨贾,他们这一举措可谓一举数得。既能真正支持穷困书生摆脱经济压力,潜心攻读,又能与高中科举的成功人士结下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从而形成一个互利互动的良性循环。回首历史,仔细想想,在当时,只要读书出色,积极寻找赞助,其实也不难得到一些经济补助。
 
中状元奖励白银四百两:宗族对科举的支持
 
 
    在顺德乡村,人们经常看到许多旗杆夹,上面刻印着高中举人或进士的姓名时间,那一个个沉默的名字,其实背后都是一段段焚膏继晷,闻鸡起舞,金榜题名,簪花挂彩的动人故事与激动场面。在顺德民间,人们一直对读书求功名十分重视,许多大家族,都专设公田作租金用作奖励资助族中青年读书求学,博取功名。
    杏坛昌教黎氏族谱里面,就有对族内子弟读书和获取功名的奖励条例。我们不妨一读:“童生应试卷资五两七钱六分”。童生就是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他们也照给考试费用,可见黎氏家族对读书的重视。另外,“廪生花红银十两”。廪生就是参加岁考并考上一等的秀才。“考生中式花红银三十两。解元加十两”。就是考中举人就有三十两奖金,而第一名加十两。此外,“会试京行银五十两。进士花红银一百两。会元加三十两。进士殿试朝考卷资钱五十两。榜眼探花花红银二百两。状元花红银四百两。三元花红银一千两”。黎氏祖宗可谓不惜血本,重赏尖子。不过,经过多年的熏陶与榜样的涌现,昌教黎氏确实也出了不少科举人才。从黎兆棠开始,一直到黎荣翰、黎宗葆、黎国康、黎国廉、黎如玮、黎昌禧、黎庆恩,他们不是进士就是举人,再不也是贡生。绵绵不绝的科举名人,使昌教黎氏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当然,资金的奖励只是一种外在引力,而在宗族中形成“三更灯火五更鸡”“起趁鸡鸣舞一会”的自觉行为才是其成功关键与初始目标,而这些他们都几乎达到。
    另外,他们的族谱规定:“举人谒祖者,裕庆堂办酒一天,不唱戏”。“文武进士荣归之日,裕庆堂办酒一天,不唱戏,火药金十两”。“文武进士谒祖之日,裕庆堂办酒一天,唱戏一本”。进士与举人,待遇还是十分明显。在顺德,中进士与中举人的待遇确实相异,而且文武进士举人的奖金也不一样,在区博物馆提供的《顺德竹园冯氏族谱》中,也写明这个叫显承堂的族规,其中“凡中式文举花红金贰十两”。“中元”,也就是会元,“加十两”。“中式武举花红金壹十二两。解元加壹十两”。再看文武进士。文进士花红三十两,武进士二十两。文榜眼探花,一百一十两。武榜眼探花,八十两。文状元二百二十两白银。武状元一百两白银。看得出,人们还是重文轻武。
    另外,不同家族因经济实力相异,其奖金也有所不同,如杏坛古朗伍氏绿围书院的奖励条例里,同是举人,这里的奖励是壹拾大元,解元花红壹十六大元。进士花红二十大元。榜眼探花八十大元。状元花红一百大元。而西马宁何氏庐江书院也规定,举人二大元,解元三大元,进士四大元,会元五大元,榜眼探花八大元,状元十大元。
    当然,奖金的高低甚至有无,其实与科举人才的多寡没直接因果关系,相反,更重要的是从政府、民间、宗族三位一体的环环相扣,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鼓励读书,上进奋发,积极不懈的良好氛围,令顺德在产生大批科举人才的同时,创造出优秀多样的文化艺术,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并支持着经济的发展,在造就顺德自身不可小觑社会地位的同时,为后来顺德成为南国丝都,广东银行奠定了扎实的文化基础并涂抹上一层厚重的精神底色。
 

    (此文有关昌教黎氏宗祠、古朗伍氏绿围书院、西马宁何氏庐江书院等资料由杏坛镇谭回华先生提供,《顺德竹园冯氏族谱》由区博物馆提供,特此致谢。)

上一条:发现顺德·历史文化篇——顺德县官

下一条:发现顺德·历史文化篇——张镇孙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