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2日 来源:珠江商报 作者:李健明
广东宋代惟一的状元:张镇孙
在广州,有个地方叫状元坊。张镇孙少年时代就在这里度过。张镇孙天资聪颖,过目成诵,文采风流,声闻乡里,人们都目之为神童。张镇孙中举后,广州就流传着一个童谣:河南人见面,广州状元现。
那个时候,珠江两岸河面极宽,两岸相望不可能看见对面人。但奇怪的是,1271年,岭南大旱,珠江河面水流变窄,两岸居民都可徒步下河,彼此竟可看到对面人。恰巧的是,这年深秋赶考的张镇孙果然夺魁天下。此时,人们忽然想起这首流传的童谣,都觉得十分神奇,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成为一时佳话。后来,张镇孙的文集就取名《见面亭遗集》。看来确有其事。
张镇孙是哪里人?
关于张镇孙的籍贯,一直是个争论焦点。
据《广州人物传》和《南海县志》、《张氏族谱》综合分析,张镇孙祖籍应是四川省潼川遂宁。其曾祖父叫张元贵,举人出身,受南海知政,落籍当时的南海熹涌,退休后居广州通泰里。祖父叫张机,进士出身,受雷州训导。父亲叫张翔泰,为朝散大夫,他“抗志高迈,工诗文”。张镇孙自小便在广州长大成才。
在此,南海与顺德关系也需略作说明。很多人以为南海就是秦始皇设立的南海郡。其实是两个概念。当时的南海郡下辖番禺、四会、博罗,龙川、揭阳5县,包括今广东大部分地区。隋开皇十年(590年),当时政府将南海郡的番禺县分出一个南海县。县政府设在广州,并与广州一起受广州政府管理。
明景泰三年(1452年)前,顺德部分地区属南海县,于是,便出现史书上既有广州府,又有南海县、更有顺德的重复记载。其实,将落脚点放到地理位置便可消除这些误差。因此,张镇孙籍贯是今天顺德伦教熹涌是毫无异议。
张镇孙虽在广州长大,但南宋时期兵荒马乱,他的从弟就曾回到熹涌避难。张镇孙的后人一直散落伦教熹涌。他的八世后人张戟于明朝天顺八年(1465)在熹涌修建了张状元祠,明正德九年(1515)十一世孙兆鳌又主持重修。当时还有一篇黎暹撰写的《重修张状元祠碑记》,典雅雍容。对其学识人品极为推崇,如“公以间世之才,诞膺魁选……公为毛族中之鳞可也,谓公谓鳞族中之龙亦无不可也”。清雍正五年(1728)朝廷宣布再度重修,成为顺德一大名胜。祠堂在1920年左右拆毁。如今,张氏不少后人仍平淡地生活在熹涌村。
张镇孙投降了吗?
在张镇孙的文集《见面亭遗集》中,诗歌极少。原来张状元虽下笔如神,但拙于诗词。不过,中状元那天,按惯例状元宣拜后,中官催索谢恩诗,宫女倚机以待,诗成即织于锦绣之中,进献圣上。鳌头折桂那天,或许是春风得意,张状元诗情泉涌,挥毫如飞。而且,诗还写得不赖。我们不妨一读。当宁宵衣物得贤,草茅何足副详延。天人要语垂清问,仁敬陈言上奏篇。馈乏谋求諀乙览,忽惊姓字首传胪。乾坤大德知难报,誓秉孤忠铁石坚。当时皇帝看到少年状元的诗歌,龙颜大悦。因此,《宋史张镇孙传》称他“名成才涌”,不无道理。
中状元那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并对南宋江山垂涎欲滴。当时的南宋,歌舞升平,达官贵人直把杭州当汴州。张镇孙后来分配到秘书监正字,后晋升为校书郎。当时的丞相贾似道想拉拢新科状元进入自己的营党,但张镇孙不为所动,于是,他被外放到浙江婺州任通判。当时,张镇孙双亲垂老,敬孝盈心的张镇孙将父母接到婺州供奉朝夕。
咸淳十年(1274年),伯颜统率大军兵临都城,当时兵散官乱,张镇孙职微言轻,手无寸兵,只好临阵弃官,带着双亲回到熹涌。后来,他被谏官弹劾,官职被免。第二年,赵昰为帝,是为端宗。当时广州已陷,溃军散漫,他们便推举张镇孙为元帅,抗击元兵。后来,流亡皇帝赵昰来到陆丰一带,忽然想起了状元张镇孙,便匆匆召见,在《见面亭遗集》中还保留着当年皇帝的圣旨内容,不妨摘录部分内容:……今国家多难,元贼入寇,犹能奋起捍贼,誓图恢复,文经武略,兼而有之,自足以安抚种花矣。今特进尔为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赐剑一弓一矢一以肃僚庶。其妻简氏蔡氏俱一品夫人,锡之……景炎元年十二月吉日。
面对皇帝有点无可奈何的重任,张镇孙明知狂澜难挽,但受命为难,且想想自己不仅统辖广东军政大权,连两位妻子都赐封一品,如此皇恩浩荡,他也不好推却,只好领命抗击。
第二年,他率军围攻广州,守将孙雄飞弃城退往韶关,张镇孙收复广州,举城欢庆。而此时文天祥也占领梅州,陆秀夫攻克潮州,天下大势似有所回挽,但元兵再度强攻,宋军回天无力,张镇孙率兵在珠江上与元兵鏖战,终因兵乏将损,败退城中,守城数月,人们掘穴捕鼠,张网罗雀,张镇孙看到市民艰苦难堪,更担心城破被屠,遂横下决心,自己出城投降,但条件是不能伤害百姓。《宋史》说“制置使张镇孙及侍郎谭应平以城降,达春遂隳广州城”。我们也不妨看看《元史》对这个事件的记录以作比较,“广州张镇孙叛,犯广州,守将孙雄飞弃城走,士兵临之,真孙乞降,命遣镇孙及其妻赴京师”。从行文中看,元人一直将张镇孙看作敌对的宋人。因此,他的投降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叛逆原主,相反,作为状元,他深知所谓“文死谏,武死战”的古训,但历史常识告诉他,每次守城被破的结果就是奄奄一息的城民被无情且无辜屠杀,因此,张镇孙宁可身负不忠逆名而不愿用城民生命去换取所谓的青史留名,果然,献城后敌军只是“隳城”,而没有“屠城”,相反,守城力抗的潮州却在城破后被洗劫一空,百姓遭殃。
千百年来,虽然史官对张镇孙此事顾左右而言他,但广州人却一直铭怀着这位遗德施恩、投身饲虎的张状元。清道光年间,诗人谭莹有诗颂之曰:“见面亭存集里诗,宋朝故事复谁知。鼎科不贵能殉节,千载名传郡学碑。”
其实,张镇孙并非惧死,更非贪图荣华,这又让那些拈笔铺纸的史官们最为踌躇。因为,他一旦投身敌怀,则史官便可胡子一掀,挥笔直斥,将陈词滥调,加上个人爱恶痛快淋漓地涂满雪白的笺纸,但张镇孙却在解往京城的路上,趁敌不备,“自经死”,以自己的义举堵住众人歙歙喃喃的口舌,令迂腐的史官无从下笔,相反,张镇孙却用珍贵的生命实现了金殿对廷时“誓秉孤忠铁石坚”的诺言。因而,在战场左奔右突的文天祥听到这个消息后,痛惜顿足,作诗吊悼。或许,这位写下千古名句的文天祥状元在就义前那句“读圣贤书,所为何事?”才是他深思后欲说难言的灵魂触动的真情透露吧?
国家以民为命脉
纵观张镇孙一生,在古人看来,有两件事颇与古训背逆。首先是大敌当前,却带着父母奔走逃难,没战死沙场,以身殉国。其次就是元兵临城,却没与城共尽,玉石俱焚。
但是,作为具有真知灼见的知识分子,他深知生命的价值,也明白人生的含义。对于没有真正意义的行为,即使是再宏大的理由,他也决不附和,宁愿身背逆名,也矢志独行。因此,在殿试应对之中,他也不像一般进士,专挑甜言,哄得皇上龙颜大悦,相反,他慷慨陈词,劝告皇上以仁治理天下,所谓“仁之为道大矣,非敬无以行之。惟无一念而非仁,则有以充其用之大。”他还力劝当朝皇帝敬以待民。所谓“敬也者,所以克去人欲,而全其天理也”。另外,他还提醒皇帝小心“日歇岁玩,遗患将深。虽有孙吴,无所用之”。幸亏当时皇帝还算开明,钦点他为状元。不过,以仁待人一直是张镇孙的精神核心,这也可以理解他为宁愿保父母而弃官,背骂名而投降,为的就是让自己和别人都能真实而塌实地活着,这,其实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但也只有理智而清醒的灵魂才能发出这样深沉的呼喊。
虚名浮利于他并不吸引。所以,当年高中状元时,朝廷恩赐金帛,很多人都争抢那大块赏赐,而张镇孙只拣了最不起眼的以作留念。可见他确实志存高远,燕雀难明。但当国家真正需要他力挽狂澜时,他就挺身而出,冷静处事,充分体现他“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沉着与笃定。而当他认为自己忠尽国报时,虽死不惜,因此,后人也深有感触地称颂:赵家国变心无二,庾岭魂归情独坚。庙貌千秋崇祀典,芳名留与后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