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顺德> 走进顺德 >走进顺德·自梳女

走进顺德·自梳女

加入时间:2011-02-21 15:01    访问量:2135    信息来源:

2006年6月30日  来源:珠江商报  作者:李健明
 
挽发自梳 遗世独立
近代顺德最独特的女性群体———自梳女
 
    近日,顺德区妇联推出了《顺德自梳女》一书,这是迄今为止顺德第一部以图片展现,文字阐述相结合全面深入剖析自梳女民俗起源、自梳形态、真实生活、历史贡献的画册。这对人们走进自梳女生活和这段远去的历史,并用更科学和客观的眼光审视这批曾活跃在珠三角、东南亚地区的独特女性提供了难得的读本,也是对这一独特文化历史资源及时的抢救整理和宣传开发,更是顺德开展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中一项实绩性工作。同时,也自然会再度引发出人们对这群至今仍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自梳女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自梳女是明清时代,尤其是清末民初兴盛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独特的风俗。
  昔日珠三角地区,未婚女子大多梳辫。只有出嫁前,才专门雇人梳髻。出嫁后,凡节日或喜丧,妇女出门多梳髻,以别未婚女子。
  自梳女是昔日珠三角一个特殊的风俗。未婚女子大多梳辫。只有出嫁前,才专门雇人梳髻,表示女子出阁成人妇。出嫁后,凡节日或喜丧,妇女出门皆束髻,以别未婚女子。但决心不嫁的女子则举行一定的仪式并自行梳髻,俗称“自梳”,而那些女子就称为“自梳女”。
 
 
促使顺德女孩自梳的五大外在原因
 
  导致女子自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首先是视婚姻为畏途。昔日女子做人家媳妇十分不易,既要侍候公婆,相夫教子,又要操劳家务农活,更要受公婆、丈夫、妯娌姑嫂的气,她们从小耳闻目睹,每每不寒而栗。此外,她们不时受到村中“前辈”和社会上独身自立的影响,逐渐形成挽发自梳的意识,因此,不少女孩青年时代就相约不嫁。
  其次就是当时盲婚哑嫁。丈夫素未谋面,既不知相貌高矮,更不知道人品才学,直到揭开面纱才得一睹,这种将一生幸福投注其中如同赌博的婚姻,令当时不少女子宁愿自梳不嫁也不敢贸然跨向那无法预测的婚姻。
  第三就是当地传统风俗。昔日顺德一带有“阻头不便,跨头不祥”的传统观念。当时,兄弟姐妹结婚时间严格按照长幼顺序进行。所谓“阻头”,就是兄姐不能按时婚娶导致弟妹婚期延误;“跨头”,就是弟妹嫁娶先兄姐。“阻头”和“跨头”在当时都为人所病诟。因此,家中女孩子成年后,不想出嫁或尚未婚配人,但又不想影响弟妹婚事,她们只好自梳。因为梳起已被视作出嫁,弟妹结婚也就不算跨头。
  第四就是家境贫寒,父母需留女儿帮助料理农活和家务。有一些女孩则因父母早丧或体弱多病,弟妹年幼,在亲人劝说下自梳不嫁,留下来维持家中一切。
  此外,还有不少日夜在缫丝厂工作的女孩,整天忙于缫丝,没有太多时间去考虑终身大事,待到萌动此念时,却发现自己已进入大龄青年行列,她们也就不想花太多时间去谈婚论嫁,干脆相与挽发自梳。当然,也有一些貌丑体残的女子,乏人青睐,也只好自梳不嫁。
  除自梳外,顺德一带的自梳女们还流行“不落夫家”和“金兰契”两种相关习俗。“不落夫家”则是自梳女的一种假婚习俗。“金兰契”也叫“金兰恋”或“契相知”,是两位自梳女订立的一种契约关系。
 
自梳的内在民俗根源
 
  在人们心目中,自梳女的出现是随近代缫丝业发展而横空出世,其实,早在明代甚至更早,自梳女便已根植民间。最明显的是明代番禺大学者屈大均。他的夫人便是位不落夫家的自梳女,在他的年谱中清晰记载着“翁山因前妻仙岭乡刘氏不落家,而以王美华为继室”的史实,其历史悠久,可见一斑。
  其实,这种风俗还可追溯到更遥远的古代。顺德、南海、番禺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一直是古越族人居住地区,大量各种古老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残存各处,如昔日的鸡卜、二次葬礼以及当今仍盛行的端午赛龙舟、清明扫墓等,而“自梳”便是其中一种形态。
  因为,母系氏族后期,女性虽仍享有族外群婚等多种婚姻选择,但后来逐渐过渡到对偶婚姻,也就是并不固定的一男一女结伴生活的婚姻和父系氏族的一夫一妻模式,也就是一男一女固定的结伴生活的婚姻。
  但是,在边远地区的越族人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存着这种过渡阶段时期的各种古老婚姻遗俗,尤其是女性拥有对婚姻形式选择的权利,如布依族的不落夫家等,它曾广泛流行于南中国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更为普遍。不过,到后来逐渐集中残存在顺德、番禺、南海、新会、广州、台山等地。昔日学者向南在《西南旅行杂写》中也指出:“此辈女子在台山、新会、顺德为最多”。因此,明清时代,不愿结婚,挽发自梳的现象在顺德十分普遍。
  需特别说明的是,她们的盘髻自梳和那高高的发髻,从中可寻觅出越人古老成年礼“椎髻”的痕迹。当年南越王赵佗接见陆贾时“椎髻箕踞”,梳的就是这种“用笄束发,髻于项后”的发式。
  明末清初,尤其是清代乾隆期间,顺德缫丝业走进产业最高峰,自梳风气也蔚然而成,因此,当时“内多怨女,外多旷夫”。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就介绍了当时状况,“乡中处女,每与里女结为姊妹,相为依恋,不肯适人。强之适人,归宁,久羁不肯归夫家,甚或自缢、自溺。”
  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岭南地区母系氏族社会延续时间长、影响深远关系密切。这些远离中原教化渗透的岭南地区,女性受正统儒家礼教压抑程度较少,令她们更容易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走出家庭,走向独立自主。
 
近代丝业对这一古老风俗的催生作用
 
  缫丝业一直是顺德的传统产业。从宋代开始,顺德女子便用纤纤指尖植桑养蚕,缫出万缕柔丝。
  到清代,顺德女性产业工人更达到高峰。据统计,宣统三年(1912年),全顺德机器缫丝厂有142家,职工6.4万人,女工就达6.2万人,其中乐从最多,占37家,大良16家,龙江15家,勒流10家。职工6.4万人,其中女工就达6.2万人。不久,增加到300家。据曾从事当年缫丝工作的老人回忆,当时大型的缫丝厂有工人多达700人。
  由于国际丝品市场供不应求,因此这些自梳女缫丝工虽然工作强度极高,但收入颇高。1919年,顺德陈村的缫丝女工一天白银7角,连续工作15天就会有奖励3天工钱。当时一个人一天吃1毛钱就已足够,余下6毛可作存款。
  高收入的缫丝女工催生出大批经济独立的近代女性,更催生出大批追求独立的自梳女,因此,从某个意义上说,这些自梳女是近代产业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觉醒性认识与对自我经济和人格独立的努力追求的先行者,而整个社会对自梳女的默认与宽容,也体现出拥有经济独立支配权的她们已成为社会不可小窥的力量。
  无可否认,封建婚姻制度下女性卑微的地位与凄凉的境遇令她们视结婚为畏途,并力争寻求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那首唱遍省港的“鸡公仔,尾弯弯,做人媳妇甚艰难,早早起身都话晏,眼泪未干入下间”,声声渗血泪,但更应值得注意的是,缫丝业高度发展激发出高度发达的民间经济,不断唤醒激活着那沉睡千年的古老习俗,令其不断张扬并形成一股社会力量,冲击着当时传统的文化体系。因此,她们竞相自梳,其实是与即将出现的不可触摸的婚姻作积极但无奈的折中或逃避。但不可否认它是对当时不合理婚姻制度的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集体反抗,同时,也这折射出以顺德女性为代表的近代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率先觉醒。
 
研究和开发自梳女的价值和意义
 
  这是世界上最后一批自梳女,她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这是人类婚姻史和民俗史上具有活化石意义的女性群体,她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这些自梳女的独特经历、人生感悟、感情世界、风俗习惯乃至举手投足都一直较好地保存着千年承传的古老风俗与民俗文化信息,通过对她们的研究,不仅为我们对珠三角早期社会的文化风俗与历史发展轨迹作出更客观剖析提供了珍贵的参照物,更能通过她们研究出人类早期基层社会组织结构和婚姻状态的特点。另外,对这种百年相承的精神血脉在当今社会发展所发挥的潜在作用的研究也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自梳女是中国历史上自我意识觉醒较早的女性群体和活跃的近代产业工人,她们又是中国近代史,尤其是经济发展史不可多得的参与者和见证人。虽然她们都只是寻常乡村里面的普通女子,但她们却以自己的一生参与并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颇为独特的一个历程而成就了她们自身不凡的价值,因而她们的存在于世界文化史、经济发展史和世界女性解放史上具有独特意义,而她们凭着自己几十年的真实历程和完好清晰的记忆,又可厘清了许多缠绕在她们身上真伪难辨,集非成是的传说与误解。
  因而,将这群在近代南中国水乡深处得产业与思想风气之先而率先走出家门,挣脱传统婚姻桎梏的乡村女性并在近代社会中发挥着不可低估作用的历史真实地展现出来将是顺德人当下责无旁贷的任务,因为,我们在如实地展现这群独特女性并让人们对这群自梳女拥有一个深透了解和客观认识的同时,也让人们通过她们真正地走进这片充满南国特色的水乡深处并进一步认识这片神奇的土地,并更为顺德自梳女在诸多领域作出的特殊贡献而致以深深敬意。
 
  

上一条:走进顺德·方言试考.7

下一条:走进顺德·顺德百年考试历程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