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3月31日 来源:珠江商报 作者:李健明
王应麟有没有写过《三字经》(上)
最近,不仅仅国内,海外华人报刊都报道并高度关注《三字经》作者问题,不过大家最关心的焦点之一就是王应麟到底有没有写过《三字经》或跟《三字经》有没有关系。其实,这是一个从明朝开始就一直困扰着无数研究者的学术疑案,更是近年纷争不已的热点。但是,只要我们仔细阅读并思考《三字经》内文或参考一些基本典籍,就会毫无困难地发现很多让人萌生不断的疑问,并对王应麟著述这一看似铁定的成论产生渐增的质疑冲动和不断添加的学术自信。本文将一些大家关心的内容进行梳理,然后再请大家对照一下熟读的《三字经》,必能产生与笔者同样的疑问和兴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轻轻松松地解开这个几百年的谜团吧。
如果不是研究历史或对宋代文化有兴趣的人都不会太知道王应麟,但王应麟其实是南宋数一数二的大学者。
王应麟:南宋首屈一指的大学者
【王应麟是南宋罕有伦比的顶尖学者,他著述繁富,热心教育,曾撰有《小学绀珠》、《蒙训》等启蒙教材,但关于他跟《三字经》的关系从宋代一直到清代早期都没有任何资料,只是清代康熙年间(1666年)才由王相提出,此后人们就沿用不误,直到今天。】
在进入正题前,我们必须对王应麟这位大学问家作一个简短而公正的介绍。
王应麟(1223~1296),字伯厚,号深宁,浙江宁波鄞县人。自幼聪明好学,十九岁中进士,三十三岁中博学鸿科,曾担任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务。当年他有一次担任主考官,看到一份出色考卷,便欣悦提笔,为皇帝作评推荐:“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后皇帝钦点这位考生为状元,这位状元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天祥。后来文天祥率兵抗元,辗转南北,虽陷落敌手,却宁死不屈,其学识与忠贞都印证了王应麟高远的见识与深邃的目光。顺带一提,文天祥的部分后人在宋朝前后就一直隐居顺德容桂马冈一带,直到近年其墓葬群才逐渐为外界所知晓,因文天祥的这一关系,顺德也算跟王应麟有点间接渊源。
言归正传,南宋覆灭后,王应麟闭门不出,挥笔著述,在二十多年的书斋生涯中,他“朝夕坐堂上,取经史诸书,讲解论辩”,写成史集子类共六百多卷书,被称为有宋一代“罕有伦比”的一代大儒。他最著名的著作有《困学纪闻》、《玉海》、《通鉴答问》等。此外,他对儿童教育也十分关心,曾著有《小学绀珠》及《蒙训》等书。
这几年,笔者为考证严密,曾多次到北京、宁波等地查阅了当地馆藏所有跟王应麟有关的资料,包括《宋史·王应麟传》、从宋代一直到民国的历代《宁波通志》、《鄞县志》,各时期学者如清代大学问家钱大昕等编撰的《王应麟年谱》,甚至是其学生后人亲戚朋友乃至当代的宁波当地或外省学者的著述文献乃至前人的书信墓志铭,但都十分遗憾地找不到任何他跟《三字经》有关的只言片字乃至民间传说或口头传承。
今年年初,笔者又专程来到宁波海曙区念书巷,也就是当年王应麟出生并读书的故里,找到了由宁波文化界为这位大儒树立“宋硕儒王应麟故里”纪念碑。纪念碑由红砂岩石做成,不高,也不显眼,但令人对这位学富五车、贞忠高洁的学人和后世民众那质朴的行为深为感佩。
《三字经》何时与王应麟扯上关系
【《三字经》何时跟王应麟扯上关系?时光推移到清代。清康熙五年(1666年),王相在他作注的《三字经训诂》序言中第一次提出这个观点:“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言简意长,词明理晰,淹贯三才,出入经史,诚蒙求之逮津,大学之滥觞也。”】
这位王相先生是清代山东人,他一生热心启蒙教育,现在我们读到的《千家诗》就是他当年增补修订出版的读物,到如今仍是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版本。鉴于他在启蒙教育的名声和这一字千钧、毫无异议的判断,后世读书人也就一直沿用这个说法,代代相传,直到今天。
不过,在当时也有不少学者对这一说法提出异议。如广东清代番禺学者凌扬藻在《蠡勺编》就说:“今蒙童所诵《三字经》,则南海区适子正叔撰,中亦多叶韵语。康熙间琅邪王相字晋升号讱庵者,从而笺释之,谓是宋儒王伯厚所作,以伯厚著述最富(凡二十三种共七百零一卷,未尝见《三字经》也),中有蒙训七十五卷,讽咏四卷,遂臆度而归之尔,其实区撰无疑也”。这位手头就有区适子著《三字经》版本的学者指出王相因王应麟曾著述启蒙书籍而“臆度”附会他撰写《三字经》可谓一语中的。
另外,从外省来到广东任官的学者也指出《三字经》作者就是区适子而非王应麟,如清代江苏大学者、阳湖学派创始人恽敬,他在《大云山房记》中也清楚明白写着:“《三字经》,顺德区适子所撰……适子,字正叔,宋末人,入元不仕”。即使是王应麟的浙江同乡,也有不同说法,如浙江桐乡人、清道光进士陆以湉曾在他著的《冷庐杂识》卷六指出:“童蒙所诵《三字经》,相传为王伯厚所作,此流俗之说也。”就是到了近代,也是浙江同乡的大学者章太炎在为三字经作注时也是谨慎地写下:“世传王伯厚所作”而已,这些都是名满天下,治学严谨的大学者,他们下笔不苟,语出平实,既不哗众取宠,也不厚此薄彼,平心持论,诚为可信,也可作为我们判断的一个佐证。
《三字经》的两处硬伤
【如果说王应麟确实写出《三字经》,那么里面有关于宋代名人的两个常识性错误确实让人无法相信出自才高学博的王应麟之手,因为他论述的两位名人,一位是天下闻名的苏洵,一位是他曾深入研究过的梁颢,而就在介绍他们的名称和生平上王应麟竟笔出误漏,确让人无法说服自己。】
一、“苏老泉”就是“苏洵”吗?
凡是熟读《三字经》的人都能对“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句话作一番解释,然后语重心长地谆谆教育下一代要抓紧时间刻苦求学,不要学而不思,人云亦云。
苏洵二十七岁始刻苦读书这事一直在历史上传为美谈,正野史皆有记载。但“苏老泉”到底是不是苏洵却没人深究。其实,“老泉”之号与苏洵挂不上钩,倒是他的同代人皆称他为“老苏”。如一手提携三苏父子的欧阳修在苏洵的墓志铭中明写:“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自来京师,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以其父子皆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如果这只是孤证,我们不妨多找点旁证。苏洵去世后,他的朋友们都纷纷送上挽联,上面都清楚明白写着“老苏”。如宋代张焘在《老苏先生挽词》称:“一门歆向传家学,二子机云并隽游。”苏颂的《老苏先生挽词》也称:“观国三千里,成书一百篇”。到后来,南宋大学者朱熹也称苏洵为“老苏”。一直到元朝,文人朱夏在《答程伯大论文》中仍说:“老苏之文,顿挫曲折,苍然郁然,铲刻削厉,几不可与争锋”。
可见,“老苏”实为当时、甚至是后世人对苏洵的习惯称呼。
那么,为何出现“老泉”二字呢?其实在苏轼的诗歌和文章里面都提到老泉、老翁泉就是他父亲苏洵的墓地。地隔千里或年代稍后的学者口耳相传,将它演化为苏洵的号也在情理之中,因为这样的例子历史上层出不穷。这一点,清代学者平步青已经说得很清楚。但是,作为治学严谨,而且对苏氏父子了解深透的王应麟若将讹传当史实信手写进启蒙书中,确实与他一贯严谨治学态度相去甚远。
二、梁灏真的是八十二岁中状元吗?
《三字经》里有“若梁颢,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一句。梁颢八十二岁中状元这一说法后世流传很广,但略查阅普通古书,梁灏中状元和去世的年龄都很清楚,《宋史》说:“(他)雍熙二年(985年)复举进士……赐甲科解元……景德元年(1004年)六月暴卒……”。根据《辞源》介绍,他出生时间是963年。由此,我们可知他状元及第时年仅23岁左右,去世时才42岁。其实,宋代人李志传在当时就将他列为当时最出色的少年状元而大力宣扬:“国朝状元三十以下者,梁内翰灏,张舍人孝祥,王尚书佐皆年二十三。”
梁灏状元在宋代朝廷是名声显赫的名人。因他儿子梁固也高中状元,故有“父子状元”的美称,王应麟对他也很有了解,他的《小学绀珠》中也在“父子状元三家”及“三世尹京”中都提及梁颢。不过,王应麟倒是没提及他八十二岁中状元一事。道理很简单,若八十二岁才步入仕途,那他何时“尹京”?就是担任京城的行政长官。况且,宋代退休制度规定,文臣70岁,武将80岁均应自动申请致仕。官员自愿也可提前申请致仕。因此,身为考据严谨的学者、精通官僚制度、与梁颢前后同朝的王应麟写出“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庭,魁多士”的句子来则有违常理。
以上二例,属《三字经》中的常识错误,若说出自学者王应麟之手,确实有点令人难以置信。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