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顺德> 走进顺德 >走进顺德·杂谈区适子

走进顺德·杂谈区适子

加入时间:2011-02-22 10:40    访问量:2279    信息来源:

2007年04月14日  来源:珠江商报  作者:李健明
 
杂谈区适子
 
    现在,越来越多资料显示区适子才是《三字经》的作者,那么,作为一名远隔文化中心千里之外的乡村私塾先生,他到底有什么能耐竟能写出这本千古传诵的启蒙经典?因为,相对于江浙,顺德当时确实是一片荒蛮,没多少读书人。那么,他有什么本事能断续挥笔撰写出这本竟令江南人诵读不已并在几百年间还一直误认为是自己同乡儒宗的大手笔呢?这,确实是个有趣的话题。但是,我们无法直接咨询区适子先生和王应麟老师,不过,历史总是青睐于有心人。因为我们毕竟拥有虽为数不多但可供参考的历代残存文献碎页,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基本的常识,将这些散落在大江南北,民间皇家的只言片字收掇凑拼,从看似好不相干的线索中字斟句酌,神游心追,总会有蛛丝马迹可让人顺藤摸瓜,最后找到历史迷雾背后那若隐若现的真相。现在不妨让我们携手漫步,踏上小舟,荡进南宋时代的顺德纵横河汊,去摇桨摆橹,分花拂柳,拨开历史大树的枝桠,去一睹障目残叶后的那一片青山。
 
 
宋代广东书院顺德最多
 
  【相对于江南,广东在宋元之间仍是文化相对滞后地区。单是王应麟的家乡宁波鄞县,在宋代就有14座书院,元代也有6座书院,而整个广东宋代也只有27家书院,宋代只有6座。单纯从数字而言,鄞县就几乎扛得住一个广东。而广东在当时能与王应麟等文人大家相颃颉的学者更是无法枚数。因此,人们认为顺德一带难以走出文化影响力穿透几个世纪的人物也是情理之中。但是,历史往往让人惊讶。在唐代,即使是当时番邦的碎叶城也能走出名扬盛唐的李白,因此,单纯从地理环境去判断人物的成就高度多少有点偏颇,况且,当时顺德这片土地也并非人们想象中的一片文化沙漠,人们仍在刀耕火种,像原始人那样在森林里光着身子追逐野兔,相反,如果翻几页古书,你就会看到顺德那片土地上不时乱飞的群莺背后其实是一簇簇绚丽的树上杂花。】
 
    现在,许多文章都评论说,当时南宋顺德南海番禺新会一带只是一片几乎是文盲聚居的荒蛮僻地,并举新会到了元朝才出现古冈书院为例子,但,在这片“文化沙漠”中,当时的顺德其实是充满生机的一片绿洲。
  因为早在南宋淳佑年间(1265~1275年),顺德第一个书院“羊额书院”就在一阵阵爆竹声中诞生。在随后的咸淳年间(1265~1275年)的短短十年里,顺德就一口气冒出义斋、鼎斋和九峰3家书院。根据统计,整个宋代,顺德书院数目名列榜首。古老的县城番禺在整个宋代也只有一座玉岩书院,而历史悠久的韶关、惠州、阳江、肇庆等地也都各有书院一座,即使是东莞,也只有到了元代才建出3座书院,而顺德在元代延佑年间由解元岑蒙正捐资建有翠岩书院,可见,即使是当时隶属各县、地处边界的顺德,南宋末年就读书之声不绝于耳。从北宋的咸平年间(998~1004年)到宋末(1279年),顺德就有进士22人,甚至走出广东唯一一位顺德籍状元张镇孙。那时候,顺德虽是个四不管的边陲小县,但能建出广东最多的书院和走出一批正统读书人,可见用“文化浅薄”四字来概括是有点偏颇,自然,这片并不肤浅的文化土壤孕育出区适子这样的布衣书生也不足为奇。
 
 
区适子的族叔区士衡
 
  【在区适子的漫长人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应是生活在陈村镇面的族叔区士衡。因为这位区士衡不仅曾足涉京华,上书痛陈丞相,后更回乡开办九峰书院,其一身正气和致力启蒙的人生历程对区适子后来潜心育童,笔耕不断,撰出《三字经》发生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当时南宋顺德三座书院中,陈村九峰书院的创始人区士衡就是区适子的族叔。区士衡(1217~1276年),字邦铨,出生在陈村镇。其父曾为县中助教,小时候聪明伶俐的区士衡就随父亲到本县史局尽读未见书。后来,他曾到钱塘江一带考察天下首都杭州地形,归来后对朋友说:现在普天之下都希望国家军队移师江淮以图回复半壁江山,但我却看到歌舞杭州,这显然并非万全之策。后来,他入太学,不久上书痛陈贾似道祸国殃民。见报告后,贾似道气得瞪眼捋袖,正想收拾这条南方蛮子。但恰好此时,元兵压境,贾似道忙于投降事宜,区士衡趁机遁逃回乡,得逃大难。九死一生的区士衡设立九峰书院,因学问渊博,总有几百学生拜其门下。后来他被尊称为“九峰先生”。
  德佑二年(1276年),宋帝丙的海军来到广东,区士衡上书皇帝,指出30多万军队进入温州,势不得发挥,只能入海,因为元军不善海战,且水土不服,因而极易灭敌于海上,可惜他的建议不为采纳,于是他又回到九峰书院继续他的教学生涯。因他颇有资产,元兵扰境时,他出资招募八百人守卫家乡,并隶属张镇孙的部队,可惜后来诸路军队兵败难挽,区士衡也病重难医,他拒绝进食,并说:我得以成为宋朝原人,也是人生大幸。可见他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宋人风骨。区士衡和区适子过从甚密,对区适子影响深远,加上他曾漫游京华,所见广远,他将当时京城的启蒙教育状况告诉区适子,甚至将一些启蒙教材,如《启蒙初诵》等携回家乡让区适子借鉴参考也在情理之中,因此他能写出这本《三字经》也就顺理成章。不过有些人推测区士衡将王应麟写的《三字经》带回顺德,然后让区适子写上自己的名字成为传家宝,这就多少有点小说色彩。
 
“区”字的读法和区姓传奇
 
  【在顺德,有几个姓氏十分古老,如区、冼、马等。而区姓最容易读错。其实这个姓氏源于欧阳。后因避难而改头换面变成“区”。不过,这个字读“区”源远流长。现在乡间老妪口头中仍残存这个读音,因为浅底的饭碗就称“区”,也就是我们小时候常说的“饭区”。】
 
  直到现在,很多人都把“区适子”读成“驱适子”,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古人早就犯过同样的错误,我们不必介怀。这位古人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当时陈村镇面人区吉曾参与朱元璋的军队,在廖永忠麾下任职,他曾解参政朱亮祖之困而获战功,廖永忠就上奏朝廷,封他“彰德卫百户”。一天,朱元璋巡视军营,翻阅将军名册时,一一点名见面。他读到“区吉”时,他自然读成“驱吉”。当时区吉一时没反应过来,还静静地等待皇上表扬。此时,朱元璋没听到下面的应答,有点纳闷,又大声读了一次“驱吉”。这个时候,区吉终于听明白了,他一个机灵,冷汗也顾不得擦,就急忙小步向前应答,“小臣区吉在此。”朱元璋何等聪明,一听就知道自己出了问题,他神态自若地说,你就是区吉啊,干得不错嘛。顺手提笔在“区”字旁边写上个“欠”字。区吉领赏后回到陈村,述说了这段传奇。因为是皇帝御赐,陈村镇面的区姓后人就从此姓“欧”,他们在祠堂上头的“区”字用红笔写上“欠”字,以示皇恩,也示“区”、“欧”同源,此俗一直沿用至今。因区姓人家分居陈村镇面、登洲村、北滘西滘等地,区姓后人为辨清地方源头,一般称“区”为“大欧”,“欧”为“小欧”。当时朱元璋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读错的一个字竟让区姓人家一笔写出两个“区”字,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小时候听过但几乎没有读过的《三字经》竟然是这个“驱吉”的先祖所作。
 
 
“适子”二字到底怎样读
 
  【既然我们知道区姓正确读音,而“适子”的读法也大有讲究。因为“适”有两个读音,而配上“子”字则应剩下一个读音,那就是通“嫡”。因此,不知就里的人很自然读成“驱适子”。虽然笔者这一说法会被人讽为咬文嚼字,冬烘腐朽,但事先心中有数,别人问及,也就能应答自如,免得让大方之家指出连自己乡贤名字都不会读时才诺诺失措,汗出如浆。】
 
  区适子现已成为我们的朋友。但“适子”的读法却需好生论证。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适”其实是“適”的简化字。古时也有跟简化后的“适”字一模一样的“适”,不过读音为“恬”,如清代龙山学者“温汝适”就读为“括”。春秋末年鲁国就有位“南宫适(读‘括’)”。他谨言崇德,并能做到“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孔子称赞他是真正的“君子”并把侄女嫁给他。所以不明两字来历的我们很容易将“適”的简化字与古体“适”字混淆为一,并一概读成“适”。
  现在我们遇到的这个“适子”的“适”字在古代有两个读音,一个读“适合”的“适”,一个读“嫡系”的“嫡”。读“适”时指“到”,读“敌”时通“嫡”。不过,“适子”二字在古时大多为固定词语,就是“正妻所生并将继承家业的长子”,也就是“嫡子”。随便翻阅古书,这些例子不难找到。如《礼记士冠礼》中就有“适子冠于阼,以著代也”。就是说“长子在堂阶上加冠,用以表明嫡子将要接替父亲”。王应麟在《小学绀珠》中论述五宗时也说:“适子为小宗,次者为二宗。”此处“适子”就是指享有继承家业的长子。所以,“适子”的“适”应读“嫡”。
  区适子,字正叔。他的名与字正好相配。因为“正”也指“嫡长”。如《谷梁传隐公四年》:“诸侯与正而不与贤也”。此处“正”就是长子。况且他确实是家中长子。另外,古时也有“正嫡”一说,它就指“嫡子”。如《战国策楚四》:故弑贤长而立幼弱,废正适而立不义,春秋戒之。这里“适”就是“嫡”。由此可知,这个“区适子”应读为“区嫡子”。虽然,这有点拗口,但毕竟是正音,那让我们慢慢习惯吧。

上一条:走进顺德·王应麟与《三字经》.下

下一条:走进顺德·残存资料中的登洲区氏脉络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