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11-02-22 11:28 访问量:2339 信息来源:
2007年06月16日 来源:珠江商报 作者:禹戈
乐从文物之旅
仅仅被车水马龙、市招林立的商业氛围锁定眼球,我们是不足以领略“多彩乐从”这名镇风采的。只要你留心一下就会惊喜地发现,325国道乐从路段那些亮丽的现代色块后面,还保留着一片片鲜为外人知晓的古建筑精华,这些文物瑰宝,散布在新楼栉比的村、居深处。看,小桥流水两边的麻石驳岸、祠堂栋宇附近的镬耳大屋,就积淀着数百年来乐从人绘就的一笔笔厚重而独特的色彩。
2006年。顺德区人民政府颁布了顺德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至此,坐落在乐从镇区划内的古建文物就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处、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8处,合计一下,仅是不可移动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0处之多。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古建筑的年代脉络,选出几处有代表性的地方,来一趟乐从文物之旅吧。
何氏大宗祠的斗拱
今天的乐从镇沙边村委会,南临顺德水道,与龙江镇一衣带水,从前叫做水藤堡沙边村。明清时代,这小小的村落可不简单,村中姓何的一个家族,明清两朝就出了4名进士。
穿过榕荫,一河两岸仍保留着好些旧民居和2所古老的私伙祠堂。河涌忽然开阔,这就来到了我们要浏览的何氏大宗祠。
明成化二年(1466年),水藤沙边的何济进士及第,为何姓光宗耀祖,之后何家举人贡生迭出,到了清光绪十二年至二十一年(1886~1895年),这10年间竟一口气出了何守谦、何国澄、何国澧等3位进士。
耕读文化早就滋润出沙边这条经济和文化都相当出色的古村,加上何济的功名,何家大兴土木建造大宗祠,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何氏大宗祠又叫“厚本堂”,关于其始建的年代,目前还未找到准确的文字纪录。20多年前曾见民国初年厚本堂刊印的《何氏事略》上载:今览旧谱,则前人亦几费经营矣,其始建何时无可考,惟载重修始于康熙四十九年。之后,这所祠堂又经历了多次重修,2002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虽然我们算不出何氏大宗祠的绝对年龄,但通过材料特色、营造风格等建筑语言,我们可以细读出这所祠堂的沧桑。
何氏大宗祠珍贵的地方,那就是头进门面的斗拱。
中国的古建筑中,斗拱是一个体现技术和艺术成就、体现社会伦理品位和等级观念的重要角色,加上其巧妙的力学结构和华丽的造型,被誉为中国建筑技艺之瑰宝。我们在北京故宫里、在佛山祖庙应灵牌坊下,都能看到这些古建筑的柱子上端与屋顶梁架之间,有一组组由方斗状和弯臂状的木构件错综复杂地叠架起来,像一朵朵绽开的莲花,支承住瓦顶飘开的出檐,这莲花似的木结构就是斗拱,在顺德则俗称为“莲花托”。
明清以来,除了高等级的殿宇外,斗拱在北方民间建筑已开始式微,倒是在岭南一隅的明清祠堂中,却仍能见到这古老的建筑文化符号。不过,到了清中叶以后,广府地区祠堂的斗拱,已基本失去了承重作用,成了纯粹的建筑装饰件。
何氏大宗祠头进门面采用的就是承重斗拱。3道硬木雕花弓梁把4根方石柱连接起来,除了柱顶上的4组斗拱,弓梁上施用于10组驼峰斗拱补作,这一共14组斗拱都是一斗三升三层,宛如14朵莲花,潇洒地承托着巍峨的3组出檐。前廊为抬梁式结构,其梁架、袱柱与檐柱上的弓梁、驼峰皆满雕花鸟瑞兽,与斗拱出檐配合得十分协调。从斗拱样式和雕刻风檐来看,头进的木构件应是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重修祠堂时的作品,也就是说,这些坳坳的雕梁画栋,已经历了近300年的风风雨雨。冲着这门楼,何氏大宗祠就值得一游。
沙滘南村牧伯里古朴的建筑群
从陈家祠出来,绕到祠堂背后,有一个占地20000多平方米,由17条石板街巷、30多户百年老屋组成的民居群,静静地依傍在小桥流水池塘榕荫的一片青绿间。这就是沙滘南村的牧伯里。
牧伯是古时对州郡一级长官的尊称。牧伯里民居群原是南村陈姓华侨兴建,其建筑年代不早于陈家祠,牧伯这个名称,应得自此间居民某位祖先的官衔。
牧伯里前面有一道河涌,村口石桥边的埠头、社坛尚存,埠头边立有一通《公约》石碑,上刻禁烟、禁赌,禁止将房屋典卖给水上人家,不得在村内及附近开设丝业机房等条文,署款为“南岸堂绅耆公订”,无立碑时间,以石碑的内容推断,当为清末民初时物。
过桥前行,有一幢两层高的砖楼,村民称之为魁星楼,扼守着北面入村要道。如今,前街和后街都是水泥大道,昔日用石板铺出来的一条条近2米宽的小巷,南北直贯村边的水泥大道,进入牧伯里,已无须必经魁星楼了。
牧伯里的旧民居大部分为二层楼房,外墙全是石勒脚青砖砌就,凹肚式门洞,前、后门贯通两边小巷。房子大体有两类风格,一为广府地区传统的三间两廊通堂楼,这类房子大都采用“镬耳”山墙,前门面有灰塑、墙头画和砖雕墀头,设脚门、趟栊、大门三重门扉,与当地的古老大屋无异,只是那些木质百叶窗、格子窗等略带洋件的配套,显示出屋主的华侨身份。另一类为中西结合的楼房,阳台用彩陶栏杆,屋内多置罗马柱、彩色玻璃画屏窗等新式装修,窗口饰以巴洛克风格的灰型图案,并装有粗大的防盗铁栅。走进屋内一看,里面的平面布局、家具摆设以至祖先神位,却是十足的中国传统味。
细读陈家祠的“三雕”,蹀躞牧伯里的街巷,你应该被沙滘华侨那种强烈的归根意识所感动。作为一村一姓的祠堂,陈家祠完全可以傲视一方,而牧伯里的民居既不像五邑碉楼那样孤立而高耸,也不似梅州潮汕的洋楼那么西化。同样是侨乡,陈家祠和牧伯里民居群的建筑风格,既带着建造者从侨居国引进的文化和财富,更处处反映出顺德华侨对祖国传统的无限眷恋。
平步梁氏家庙
如今要寻找昔日平步堡的威水史,我们不妨去大墩村看看那里的古迹。
沿着河涌自南向北走,有一座古老的祠堂———梁氏大宗祠坐落在西岸。路上,我们且先听听与这祠堂相关的两位历史名人的故事:
相对而言,大墩村中的功名比不上邻村小布和平步。当文昌星照临大墩村的时候,已经是明朝的最后一个年号了。
明崇祯元年(1628年),大墩村的举人梁衍泗考取了进士,入值翰林院编修,后任福建粮储道要职。《顺德县志》中关于梁衍泗的文字,只有举人、进士及官职的记载。而据大墩梁氏族谱所述,梁衍泗为官清廉,曾受到崇祯皇帝的表扬,梁氏家庙内原有一“圣谕”牌匾,就是崇祯皇帝对梁衍泗的嘉奖。梁氏家庙的所在地地名金马坊玉堂里,也正是因梁衍泗的荣宠而命名。梁衍泗还与杏坛右滩的状元公黄士俊结成亲家,原来的“梁氏家庙”门匾就出自黄状元的手笔。可见梁氏家庙的始建年代不会晚于明崇祯年间。
到了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大墩梁家又出了一位进士梁学源。梁学源少时家道已落,年青时跟随伯父在梧州的木店里当木工,这后生仔聪明勤快,与梧州的顾客和左邻右里结下很好的人缘。一次,木店承造了当地学宫交办的一批书箱,因为未能依时起货,梁学源当众被学宫的官吏“啪、啪、啪”掴了三巴掌。受此侮辱的梁学源愤恨难当,拿起利斧狂奔到江边,大声喊道:“天呵,如果你要我梁学源靠这贱业终此一生,就让斧沉入江底,否则就让斧头浮出水面!”说罢,奋力把斧头掷向江中。此时正值枯水时节,落斧处水深只有几寸,斧头的木柄果然露出水面,见此奇景,人们都不禁大吃一惊。其中一位当地的殷商也看在眼里,殷商平日已觉得梁学源是块可造之材,于是趁势鼓励梁学源,叫他千万别作贱自己,并表示可以资助他求学。那梁学源得到恩人的支持,果真下了死劲发奋攻书,不久便成为清远籍的生员,继而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中举,4年后高中进士。梁学源发愤成名的故事轰动了两广地区,人们代代传诵,把他作为励学的榜样。
现在的梁氏家庙规模算不得大,更不见得古老,不过,这祠堂却有着值得欣赏的地方,那就是内庭中的一座香亭。
香亭一般建在祠堂、庙宇的内庭里,只有柱子和瓦顶,四周没有墙壁,与牌坊一样,都属于较特殊的建筑,用于纪念功德或彰显荣耀,不过香亭比牌坊多了一重实用性:无论风雨寒暑,都能借亭子瓦顶的遮荫照常焚香顶礼祭祀天上的神灵。
梁氏家庙里的这座香亭名为“圣谕亭”,当年崇祯皇帝赏赐给梁衍泗的“圣谕”牌匾就曾高悬亭中。香亭平面呈方型,与大殿心间等宽并贴近大殿。亭子建在一个的麻石砌就的台基上,从庭院步上台基要走5级石阶。台基正中镶有一件《鲤跃龙门》石雕,4根修长的白石方柱凌空支起硬木雕花梁架和歇山瓦顶,瓦顶灰塑十分精美。轩昂通透的香亭当庭矗立,让人一进头门就会眼前一亮,肃然起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