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 精品书评 >《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

《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

加入时间:2021-02-25 11:40    访问量:4457    信息来源:

 

责任者:行人文化等编著

索书号:I253.4/64

 

说起来,在古典诗词研究领域,能解诗词者不少,能写诗词者不多,写得好的恐怕就更少见了,这其中的佼佼者已故的有周汝昌先生,健在的有叶嘉莹先生。周老因为红学家的名衔和单干户的身份遮盖了其在古典诗词上的识见,而叶老则更为人周知,除了她在传承古诗词上的贡献外,读痖弦的访谈才知,叶老曾以三篇文章劝和了台湾原本对立的新旧两派诗人,使得两派不肯在端午节一同吃粽子的诗人终于肯同坐一起吃粽子,过诗人节了。而形容叶嘉莹是“穿裙子的士”这个流传盛广的美誉竟正出自作为新诗人的痖弦之手。

 

痖弦老讲起台湾文坛轶事来总是那么有趣,书中讲当年台湾新旧诗人互相看不顺眼,旧诗人怼新诗人,说新诗写得让人看不懂,所以不是好诗,新诗人于是回怼,李商隐的诗你们不也读不懂吗?却敢说他的诗也不好吗?看来台湾新诗人不仅是新诗整体写得比大陆诗人好,怼人也比大陆诗人厉害。大陆新诗人只知道怼读者,动不动就说读者口味保守,习惯了古诗的抒情传统,不懂得欣赏新诗的现代性手法。

 

人民币上那位大佬早就说过,新诗要发展,需要着重从中国民歌和古诗中汲取营养,大陆诗人跟没听见似的,整体盯着欧美诗歌的现代性。需知诗歌是极富民族语言特色的文学体裁,无视汉语单音节独体的语音特质,老讲西方现代化,能写得出好的新诗才怪。

 

书里访谈还是数痖弦的有料,言之有物。席慕蓉老师那篇读来让人感觉,话才起了个头,读者才刚刚跟她试图进入情境呢,她先把自己感动得不行了,泣不成声,讲不下去了,把读者尴尬地撂在那不管。

 

白先勇先生那篇则是拿起贵族血统来说事,先查叶先生祖上三代,查到望族血脉,于是名门之后惺惺相惜。天啦,不做身份标识,就不能恰如其分地形容描述迦陵先生了吗?看看痖弦的描述,多好啊!

 

至于本书正面临的洗稿争议,估计那位编辑打不赢官司,毕竟没有有效合同做证据,而且是编著署名权又不是著作权,加上活字文化树大根深,所以无论在舆论还是司法上编辑落败的可能性更大。

 

本书确实也呈现出来一些仓促成书的问题,一些口述整理太粗糙了,还有,站在读者立场上看,出版方用加大字号字距行距的方式来扩充版面,就是在耍流氓行径。

 

作者:shijiansanren(来自豆瓣)

上一条:《下沉年代》

下一条:《上岸:一个海淀妈妈的重点学校闯关记》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