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11-02-23 09:49 访问量:1821 信息来源:
来源:《顺德文丛·顺德民俗》
自梳习俗
一、自梳习俗的源流
明末清初年间,广州、番禺、顺德、南海一带的女子当中有一种独特的婚俗,这就是“自梳”、“不落家”。关于“自梳”与“不落家”习俗的起源,《顺德县志》记录了“自梳”的特殊习俗:“过去女子出嫁,须由母亲束髻,立心不嫁者则履行一定的仪式自行束髻,称‘自梳’。仪式通常在自梳女及不落家妇女聚居的‘姑婆屋’内举行,当事者预先购备新衣鞋袜镜头及香烛酒肴,以黄皮叶煲水沐浴,设供拜观音,立誓永不婚嫁,然后由年长的自梳女将其辫子梳成发髻,换新衣新鞋,向其他姐妹一一行礼,该女子即为‘梳起’,正式成为‘自梳女”’。可见此俗由来已久。
女子自梳为广东省所独有,最早出现在顺德等地是有其现实客观原因的。珠江三角洲商品经济孕育较早,蚕丝业较发达,需雇用大批育蚕、缫丝的女工,这为寻找出路过独身生活的女子创设了自食其力的经济条件。女子能通过自身劳动来达到经济上的独立,就想摆脱夫权的束缚,不甘受到虐待,而宁愿牺牲青春,矢志不嫁,或与女伴相互扶持终老。有一种情况是父母家贫须留下女儿帮家,因旧俗嫁女要有丰厚的嫁妆,贫穷人家负担不起,而让女儿“自梳”。此外旧俗有兄未娶,妹不能“过头”出嫁的习俗。因此不少女子等到兄长结婚后,年岁也长大了,不容易找到人家,只好“自梳”。凡此种种原因,促使当地自梳风气兴起。
自梳习俗自明朝中后期渐渐兴起,至20世纪30年代,相沿300余年。后来自梳女的谋生方式从蚕丝养殖扩大到社会的其他领域。顺德自梳女离开家乡谋生,一是由于顺德丝业衰落,在本地无法维持生计。二是由于自梳这种行为被人议论多。当然,到婚龄既不出嫁也不梳起的女子就难避免来自父家迫婚的压力。但许多在南洋工作多年的少女,从来没有谈婚论嫁,也成了事实上的自梳女。民国以后,社会风气好转。此时男女婚姻较为自由,“自梳”以及“不落家”、“墓清”的风气逐渐减弱。1949年后,这种畸形的婚姻习俗开始消失。
二、自梳仪式与禁忌
仪式通常在自梳女及不落家妇女聚居的“姑婆屋”内举行。当事者预先购备新衣鞋袜妆镜头绳及香烛酒肴,以黄皮叶煲水沐浴,设供拜观音立誓,然后由年长的自梳女将其辫子梳成发髻,更换新衣新鞋,向其他自梳姐妹逐一行礼,经济宽裕的,还须摆酒宴客。履行仪式后,该女子即为“梳起”,正式成为“自梳女”,终生不得反悔。“自梳女”平日可继续居住母家,采桑缫丝,自食其力,闲时常到“姑婆屋”与众姐妹聚会。年老或病危,须移居“姑婆屋”,绝不能在父母家屋里去世。
终生不嫁的自梳女俗称姑婆;自梳女住在一起共同生活的房屋叫“姑婆屋”。乡约规定:禁止自梳女跟男人勾三搭四,违者处以酷刑,如捆入猪笼投河浸死。因此自梳女不得无故随便接近男子,更不得与男子有私情。跟男子有私情的自梳女,就被称为“穿底姑婆”。穿底姑婆必被村中族长和祠堂司理五花大绑、装入猪笼。抬到祠堂前当众宣布“罪状”后,绑上大石块丢人水中淹死,俗称“浸猪笼”。被浸猪笼而死去的自梳女,其尸体不得进村,不得用棺木入殓,不得土葬,父母、兄弟姐妹及族人都不得送葬。只能由“姑婆屋”的姐妹在村外用一块床板放尸体,一张草席撕成两半,一半盖尸,一半遮挡太阳。姐妹们抬着尸体绕村三周,表示感谢天、地、父母养育之恩,然后将尸体抬到河边丢下水。因此自梳女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勤力女,无棺材,死后无人抬,一块床板半张席,姐妹帮手丢落海”。
三、自梳女与冰玉堂
坐落在顺德区均安镇沙头管理区的冰玉堂,是沙头在南洋当女佣的自梳女捐资兴建的敬老院。冰玉堂坐落在沙头管理区鹤岭山麓,故又称鹤岭静安舍。目前堂内人去楼空,只有一位护院的女工每天清洁内外,添香加油。
冰玉堂为珠三角地区自梳女历史的重要见证,记录着自梳女这一独特群体的历史和文化。上个世纪40年代,均安沙头在南洋谋生的自梳女成立了同乡会。她们便倡议在家乡建一间自梳女的安老院。这一倡议立即得到了众姐妹的热烈响应,纷纷表示支持。自梳女们响应号召,把款项借给了政府。翌年,政府归还款项,划出土地,协助建设安老院。1951年建筑落成,名为冰玉堂,取“冰清玉洁”之意。
冰玉堂在四面围墙的包围之中,院子里种满花草。冰玉堂为两层建筑,地下分左、中、右三座。一楼是姑太们聚会的厅堂和神位,还有厨房。二楼是姑太们的卧室。冰玉堂里供奉了很多神,有观音、济公、关帝等等。自梳女都有牌位。从冰玉堂北门进入,左手边就有一间房,供奉着黄姓祖先的牌位。所有自梳女的牌位都放在冰玉堂明显的位置,死者的名字写在黑纸上,生者的名字写在白纸上。
但早在1990年以来,冰玉堂已无人居住。因自梳女都回到家人身边,从此它就成了自梳女的会馆。每年七夕、八月十五和春节等特别的日子,她们聚集在这里举行活动,拜祭死去的姐妹们,并展览自己的手丁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