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 精品书评 >《简读日本史》

《简读日本史》

加入时间:2021-11-30 16:47    访问量:5146    信息来源:



责任者:张宏杰著

索书号:K313.09/26

 

 

英国人额尔金,二次鸦片战争的指挥者之一,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经去日本修订《英日友好条约》。其时他对于这个国家的印象是两极化的。

 

一方面,他认为日本的城市很整洁,日本人也很友善有礼,令人感到非常舒适;另一方面他也非常惊讶于从街上走过是,能看到日本女人在屋子前洗澡。额尔金感到十分困惑:“女人爱干净当然没错”,但是干嘛非要以这种方式,将自己爱干净证明给别人看呢?”

 

虽然这是发生在数百年前的事情。但是直到今天,我们很多人对于日本的印象依然是相当两极化:一方面认为日本社会很文明,日本人很有礼貌;另一方面又对他们某些“蛮横无理”的行为感到难以理解。

 

中国一位叫陈言的学者曾经写文章谈及自己到日本旅行的经历。在预定京都鸭川先斗町的纳凉床时,她误以为是六个人一万日元,到店之后发现是每人一万日元。陈言想取消订单,老板态度十分冷漠,拿出计算器并打出清单说:如果取消,要支付84300日元;如果按照原计划进行时82000日元。她们只好付款消费。结果对方马上回复了礼貌和热情,前后判若两人。

 

曾经听一位朋友说起过,下班后一起唱歌时,日本高管和她们一起又唱又跳,high得很;但是第二天在电梯里遇到,对方又是一幅不苟言笑,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似乎昨天晚上一起唱歌是另一个人。

 

对于外国人来说,这种前后不一,捉摸不定的行为让人不知道如何掌握相处的尺度。对于日本人而言,这是理所应当的,因为这就是规矩啊。日本人的“规矩”意识令人印象深刻。

 

上班有上班的规矩,下班有下班的规矩;商家也是如此,如果你遵守规矩,他们对于恭敬如仪,如果你破坏规矩,日本人那种毫不通融的无情特质就显露出来了。学者陈言遇到的店主的“变脸”行为也就很好理解了。当你消费时,你是客户,享受如温暖春风般的热情服务,但是当你取消订单时,你是规则的破坏者,日本人非常讨厌破坏规则的人。

简读中国史

 

日本人为何会如此强烈的规则意识,作者认为集团式的生活方式是原因之一。日本人的集体主义举世闻名。在集体中生活,成本最小的方式便是大家都按照规则进行。当所有人都按照一定之规行动,消耗最小,效能最大。

 

其实,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也是可以看做促使日本人形成规则意识的因素之一。从打招呼的寒暄语开始,人际交往需要按照双方社交距离的远近来选择。在两个日本人之间的社交,需要按照对方与自己的亲疏远近,年龄大小,辈分高低、职位上下等等来使用不用的敬语,并伴有相应程度的鞠躬或跪拜。划分之细致,大于相当于日本主妇厨房收纳的精细程度了。

 

对外国人来说,这些规矩令人十分头疼。但是对日本人而言,正是这些不成文而又在日本社会中无处不在的规矩,让日本社会保持着微妙又明确的秩序。

 

不过,这种强烈的规则意识于日本社会,同样是利弊相随。

 

正如本书作者所言,遵守规则给日本人带来安全感。对个体而言,规则之下,权利与义务都是相对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也需要遵守自己的义务。所以,每一个人只要安守其份,便可以获得安全感。对于集体而言,守规矩的习惯不仅利于事务推进,也让日本人保留了比较强的自治能力,比如在遭遇海啸地震时,日本人通常也能井然有序地开展自救和互助。

 

不过,这种强规则社会固然有稳定的好处,弊端也十分明显。在人际交往中,日本人虽然言语客气,但谨守本分的客气,未免让人有一种不易接近的距离感。而在社会层面,过于看重规矩会导致社会缺乏创造力。这大约也是为什么在日本出现了很多优秀产品,但是大的技术突破却往往不多见的原因之一。

 

作者:xmtbj(来自豆瓣)

上一条:《中国人超会吃》

下一条:《觉醒父母:教育子女的8大智慧》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