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1-11-30 17:02 访问量:6670 信息来源:
责任者:王智远著
索书号:B848.4/8108
复利思维,书如其名,通过简单而又不简单的事情去反映深刻的道理。
简单来说,复利思维的本质更像是生物学中的一个概念——正反馈:当我们去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反过来加强A,不断循环。很多人对这个概念肯定非常的陌生,但是一旦领悟,便也很快能举一反三。接下来我举一个实例,大家便可以很清晰的理解这个概念了,一张普通的A4纸,厚度太约为0.02m,将其对折26次,大概会有多高?
很多人心中第一反应就是:26张纸叠在一起才多高,对折又能有多高。2毫米在很多人眼中非常的小,但是,对折26尺之后就是0.02*2^26,大约13421.7728米,已经超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这就是复利思维。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股神巴菲特的良师益友查理芒格在提到普世的智慧时,第一条就是理解“复利”。所以通过《复利思维》去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处事方式,能带给我们很多惊喜。
因为人的直觉总是偏好短期收益,顾不到太长远的未来,所以通常喜欢追求更高的“单利”,希望一夜暴富,但是这通常并不现实。而且长远的来看,一定是“复利”的收益更高,所以复利其实是一-种反直觉的思维模型,需要足够理性,克制本能的偏好不去关注短期收益,把视野拉长才能认识到其中强大的力量。以一个产品的用户数为例,很多产品刚开始可能无人问津,但是只要产品能提供价值、解决问题,在用户数超过某个临界值的时候,便会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吸引一大部分的注意力。其实网站的点击量、商品的品牌效应、个人的财富积累也是如此,“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而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源就是“复利”。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曾经是世界首富,即使是现在,依然是全球富豪榜前十位的人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巴菲特一生中99%的财富,都是他50岁之后获得的。也就是说,50岁之前,他也许就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50之后,进入财富爆炸期。关于财富积累,巴菲特在其2006年《致股东信》中,举了一个例子:从1900年1月1日到1999年12月31日,道琼斯指数从65.73点涨到了11497.12点,足足增长了176倍,是不是非常可观?那它的年复合增长是多少?答案是并不让人钦佩,才仅仅只是5.3%。这个增长率意味着,你有一万块钱,每年才新增530块钱,不用巴菲特,每个普通人都能做到这个增长,但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巴菲特,因为只有他能持续数十年地坚持。有是什么复杂的财富秘诀吗?并不是,就是很简单的复利思维的运用,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如此而已。
其实只要能积累的东西;基本上最終都会产生复利效应。比如智力、知识、经验、业务、人脉等等,复利效应都是存在的,只要符合“复利模型(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A,而结果A又会加强A)”中的关系。理解了这一点,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使用到复利模型。
举个例子:读书可以指导我们的行动,行动和经验又能反过来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持续学习和持续行动相结合,就能产生复利。个人学习、自我成长、能力提升、投资理财等等也都是如此,
复利思维的前提是我们要做正确的事情,而且要懂得坚持,那么时间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