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1-11-30 17:07 访问量:5276 信息来源:
责任者:(日)井上靖著
索书号:I313.4/3077
决定无论如何必须给《敦煌》写一篇后记。确实说是《敦煌》感动了我,更准确的说,是在一个非常容易迷茫的节点再次给灰色迷雾中的自己一盏明灯,并不是明确地指出方向的明灯,而是遥远地让我看到远景,看到自己曾经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就像赵行德在某种命运的召唤下来到西域,仅仅是出于想了解西夏文的目的,还有那个个性强硬充满野性魅力的西夏女子,激起了他对这个民族的好奇与向往。那是超越对所谓民族、国家的界限,纯粹是出于人类对文化,对人性的追求,古今中外共通的向往。也许是因为井上先生不是中国人,才能超脱出一些我们无法挣脱,上纲上线的民族道义与正统的标准。虽然可能他的出发点也许只是出自个人偏爱的好意,结果却更接近引起共鸣的真实,套句官话,上升到人文关怀的程度。
在他的笔下,没有用正邪是非的标准来表现战争的各方,譬如虽然西夏相对于西域诸民族只是侵略者的角色,也确实给异族的人民带来了苦难,但先生并没有站在一个批判的角度来写它,当然也不是赞颂,但确实也是有好感,就如对汉人,对回鹘等其他民族同样有好感一样。因为这一段历史存在于史书中的必然一样,人们在这段历史中哭过,笑过,生活过,先生热爱历史中的人,所以爱它的全部,包括的它的不成熟与野蛮,也包括它对文明的向往与追求,在描写战争的背后也描写文化的融合与交流。身逢战乱之世的人们是身不由己的,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但是文化的保存与流传,才是超越时代与种族,人类共有的宝藏。人的一生,只有投入比自己的生命更长远的价值的东西中,生命才能超越生命本身产生价值。所以敦煌的全书中,无论是回鹘公主惊鸿一瞥的以死明志,还是朱王礼壮绝的战死沙场,最终都将湮没于历史长河。经历那样的凄烈委婉,对于人的一生确实也够了。但是在佛家的无常背后,还有某种超越无常的东西,叫人想追求。赵行德就是感受到这样的召唤,即使无法说明那是什么。长久以来,他貌似一直都在命运的长河中随波逐流,被命运推着走,然而某一刻,也许就是为了这一刻,或者为了这么一件事,之前所有的命运的捉弄都变成试炼,变成为了迎接这一刻到来的准备。在那一夜,在带着背满佛经的驼队前往千佛洞的路上,在茫茫大漠的宁静月光下,他忽然领悟到这一点,“自己来此荒漠游历多年,莫不是就为了今夜的使命而已?”赵行德他们保存下来的佛经,历经千年重现人间,为后人留下一份无价之宝。虽然人们已不知道它们背后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湮没的人们的悲欢笑泪,似乎都在这份传承下的文化奇迹中得到延续与补偿。
这就是《敦煌》深深打动我的地方。一直认为自己必须做点什么,并且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什么,一直努力,向着某个方向,虽然没有路,路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挖出来的。我一直在辨认自己命运的模式,有一种说法,当你发现某种情况,或者说境遇一再出现时,这也许就是基于你的个性与追求,环境相应地作出的某种反应,如果唯心一点,可以看作是命运赋予你的一种模式。如果不能很好地识别这个模式,顺应它,利用它,而是不断与它作战,也许最后也能达到终点,那耗费的精力也太大了。所谓力不从心,事倍功半,就是这样。就如同水流一样,我必须找到这个水流的方向,顺应和引导它,才能达到我的目的。可是因为这条路太辛苦了,在奋斗中我渐渐失去了方向,几乎都忘了自己最初为什么要追求这个目的,甚至连目的本身都变得模糊。幸运的是,一段一段时间,都会有某种东西出来提醒我。比如几年前毕业前夕,在我为找工作求生存迷茫时,在博物馆看到法国卢浮宫铜版画的展出,让我一瞬间领悟到超越了时空的艺术的永恒价值,明白人生就是要保护与延续这样的价值,才能获得超越生命本身的意义。同样,《敦煌》的故事,也同样刺痛了我,我想起我想要保护的东西,想要让人们更容易得到幸福的宝物。虽然现在的自己还很弱小,还很幼稚,甚至连这样的胸襟都不曾修炼到,但是只要有真诚向往在,一点一点的努力,路总会找到的。“通往永生的路是窄的,找到的人是少的。”所以,此刻“你的地狱是我无可选择的天堂。”当然还有一句可以安慰自己的话,“不用担心,一切都交给命运吧。”为了能够切实履行职责的一天到来,必须让自己兼备能承担这个责任的一切素质,至于机遇,还是交给命运吧。我的命运模式似乎是,自己每次刻意追求,最后都不能达到我想要的东西,反而是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努力,门却会在不经意间打开。虽然一扇门的背后不一定是我能满意的存在,但是一点一点接近真实和理想。所以我继续寻找着下一扇门之前,把人生的这一段走好,享受人生的现在,并努力追求未来。熬夜到这个时候,为自己写下这样一篇读后感,就是为了让自己明白该怎么做。仿佛和自己之中的另一个自己对话一样。更明白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要期待会有人给你指导,也不要期待有什么贵人的帮助,一切都是要靠自己的实力努力的结果,但是不是与命运抗争,而是顺着命运之流,相信它会把你送到下一个站口。所以姑且放宽心,享受这一段人生,并且努力。
顺带一提翻译,手上正好有《敦煌》的日文版,和中文对照着看,不禁感叹老一辈的翻译家真是牛人。每一章都安了一个章回体对仗的标题不说,内文翻译的也极有中国味。比起现在死抠字眼的“信达”译法,无疑还是前辈们的意译更胜一筹。随便举一个例子,比如开篇的某段,原文是:
時代は世を挙げて官吏万能の時代であった。武人の跋扈を防ぐために文官を重用する政府の方針は、太祖から始まって太宗を経て仁宗に到るまで聊かも変わっていなかった。軍部の要所要所へも文官出身の官吏が配されていた。学問を身につけて官吏になることが、身を立てる者の等しく選ぶ道であり、官吏任用試験に合格することが、出世への緒口であったわけである。
译文如下:
当时正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朝廷为了防止武官专横跋扈,十分重用文官。自太祖以来,经过太宗,直至仁宗,这个国策丝毫未加改变。故而军中要职多由文职出身的官吏担任。“学而优则仕”,这已经成了立身出世的必由之路。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金榜题名天下知”。
即使不懂日文的同学看汉字也能看出被安了多少意译的成分。在下是彻底无语了,原来可以这么翻译啊。现在知道为什么当年看司马先生的《项羽与刘邦》那么别扭了,完全是翻译得太实太死的缘故。好歹是中国题材,说出来的话也稍微像点中国人不行吗?当然像井上先生这种原文中使用汉字频率非常高的情况也比较少见,很多地方即使照搬日文汉字就是很典雅的古文,相对来说比较便利,不过还是要求译者中文功底要足够好。而且断句,段落重组,补译,甚至省词的情况也很多。这年头好翻译真是那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