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1-25 15:54 访问量:5254 信息来源:
责任者:许子东著
索书号:I207.42/130
《重读二十世纪中国小说》是许子东的最新力作,由看理想上连载时长一年多的“20世纪中国小说”节目脱胎而来。相对音频节目,纸质书的语言表达和结构组织上都做了一定幅度的完善,补充了不少新的材料、想法。新书发布会上陈平原评价本书“标志着许子东重回学术圈”。虽然不无调侃许子东多年“不务正业”,参与众多电视节目多少耽误了专业研究的意思,但还是肯定了此书在近、现、当代文学研究上的突破价值。
此书的特点是打通近、现、当代中国小说史,实践了乃师钱谷融先生“文学是人学”的批评理念。书中涉及大量学科热点话题,但又不拘泥于理论探究,仍以作品细节、脉络为中心,读起来毫不生涩。书中很重要的一条主线就是讨论20世纪中国小说中“士、官、民”的关系书写,尤其是官员形象的历史变化。许子东在书中提出了一个20世纪中国小说的一个常见情节模式“士见官欺民”,并从一篇篇文本的具体阅读中探讨晚清文学之于五四新文学,何以从官员书写转到国民性书写这一变化背后的历史背景与文化逻辑,颇有见地。学界普遍认为,在现代文学中知识分子与民众是最主要的形象,二者之间互相合作、互相改造的过程历来是研究焦点。许在这条线索之外又引入了一个“官员”的形象,发掘出官员书写从晚清到现代、当代书写的变化以及背后的历史原因。本书在体例上也有一很有创新的地方,许特地通过解读每个年代有代表性的作家日记,展示那个年代作家本人或群体的生态、心态,实现了文本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有机融合。其中鲁迅日记一篇不仅展示了鲁迅去世两个月左右前的生活与写作状态,更着力呈现了令他心力交瘁的几次文艺界论辩,笔调克制而深情。
书分两册,跨度上上册是晚清到1976年,下册是1976到2006。从拿到书到读完,我用了大概两天时间。这一方面也说明了,此书“好读”。“好读”一方面源于本书实际上由音频节目整理而来,文字,结构都比较“平易近人”,和专业的学术作品还是有一定区别。另外,这种“平易近人”的背后是许子东写作出发的初衷,即打破传统学术写作的固定范式,力求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来实践文学批评。我想本书最适合的读者应是大学中文专业学生,或者是其他专业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感兴趣的读者,比如我。作为一名英美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毕业这么多年以后反而对中国文学越发感兴趣。阅读中国文学研究方面的理论书籍也成为我的一大乐趣。通观全书,第一部、第二部的鲁迅、茅盾、巴金、郁达夫,第三部的赵树理、三红一创,第四部分的陈忠实、余华等章节应该是许子东最见功力的部分,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文字表达的凝练与论证逻辑的严密。从实际阅读体验来说,我对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评价最高。尤其是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的鲁迅、巴金、茅盾等章节集中体现了许子东对于晚清文学以及五四新文学之间演变的新思考,在行文逻辑和写作风格上更严密,私认为完全可以独立成书。有关鲁迅的几篇写的是真的出色,既有脉络分梳、又有独特洞见。至于不足的地方可能还是在于音频节目转写之后依旧留存的一些“后遗症”吧,编辑工作还是可以再细致些。
重写文学史一直是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的实践方向。从唐小兵等人在海外举起“再解读”这一旗帜以来,已经出现了很多学术论著,从全新的角度发现20世纪的诸多文学作品,扩展了既往对于“文学经典”的理解,许多之前默默无闻的作品得以重见天日。黄子平的《革命·历史·小说》,李杨的《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贺桂梅的《“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都是这一方向的优秀结果。可以说,《重读二十世纪中国小说》是这一方向的最新尝试。许老师在后记里提到在香港一无课题、项目支撑,二无团队帮助,综合考量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后选择以文本细读的形式写一本“繁史”。这种尝试对于当代中文系大学生耽于理论学习,缺乏“新批评”训练的现状是一个有益的反驳。当前学术生产日益专业化,许多学者钟情于舞弄理论大棒的潮流下,这种选择用文本细读的“笨办法”解读文学作品的尝试尤其值得我们肯定、支持。毕竟,再时髦的理论总有过时的时候,而文本的价值长存。
PS. 在阿那亚的理想家年会上,许老师和陈平原老师交流时,提到了豆瓣上我曾发的一条短评。大意是可惜许老师多年致力于在电视节目上启蒙大众,耽误了专业研究的功夫。微博上许老师还曾发过这条评论的截图。我当时在评论区的解释是,以许老师的视野、才情完全有可能做出不亚于陈平原、王德威水平的研究,是以觉得可惜。许老师还在评论区回复我一个“抱拳”,表示理解。理想家年会上提到此事,许老师觉得这是对他的一个颇高的赞许,当然这也是我的原意。我提及这件事,是想说明许老师真的是一位很在意读者的意见的写作者。我也想重申一直以来欣赏许老师研究的缘由。(以下来自我对于《许子东细读张爱玲》一书的部分评价。)
“我一直很喜欢阅读许子东的评论文章。许对理论的热情不高,和其他太多操弄理论、挥舞意识形态的研究文章不太一样的是许子东的评论基本上没有什么明显的理论先行的弊病。不写空话,不放大言,能够有条不紊地讲清楚一个研究问题,这实属不易。作为许老师多年粉丝,还是希望许老师退休之后养好身体,可以多出几本专著,有时也不妨让读者们“正襟危坐”那么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