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2-28 14:38 访问量:5126 信息来源:
责任者:季羡林著
索书号:I267/9301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这本书是季羡林的散文集,我看得很慢,一边看一边细细地品味。
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用一个个生活中的例子向我们道来,那些使我们困惑的、迷茫的,时间都会给予你最好的回答。
珍惜时间
季羡林老先生说,“所谓“当时”者,指人生过去的某一个阶段。
处在这个阶段时,觉得过日子也不过如此,是很寻常的。
过了十几、二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回头一看,当时实在有不寻常者在。
因此有人,特别是老年人,喜欢在回忆中生活。”
我们常常觉得每一个今天,再寻常不过了。
可是当走过了无数个今天,蓦然回首,却发现过去的日子是多么的美好。
我们要珍惜当下,珍惜拥有,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行走于世间。
关于亲情
季老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这是季羡林写给母亲的“永久的悔”
对于母亲,季羡林的印象是模糊的,因为他只在母亲身边待到六岁,便被送到叔父家寄养。
但是,他却记得和母亲在一起生活时,即使再艰苦,母亲总是把“白的”麦子面永远留给他,把又苦又涩的高粱面留给自己。
……
有一次,他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
简短的一句话,季羡林读懂了母亲所有的忧伤与悔恨。
他发誓,等大学毕业了,一定把母亲接到身边来,可是,没等到那一天到来,母亲便撒手西去。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时间不语,却告诉你亲情的可贵,岁月无言,却解释了所有的困惑与迷雾。
年岁愈长,亲情愈浓,别等到失去了,才知道亲情的可贵。
关于爱情
有一对老夫妻,妻子是德国人,丈夫是中国人,他们结婚于德国,移居于中国。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丈夫突然离世,而接近米寿之年的妻子,却不愿意去儿女那里。
她坚持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守着丈夫曾经侍弄过的小花园。
从来没有侍弄过花草的她,佝偻着身体,每天忙着采集牵牛花的种子,她说,我的丈夫死了,但是他爱的牵牛花不能死。
面对失去至亲至爱的悲痛,她没有选择逃离,也并非绝望、消沉。
而是扬起希望的种子,期待来年的春天,花儿盛开,更加精神抖擞,因为那一定是丈夫的希望。
无论何时何地,人都应该怀揣着希望的啊,只有有了希望,才能让人切切实实感受到生活中的那些美好,才能让人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关于友情
季老说,对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对友谊,对人间一切美好的事情,我仍然是非动真感情不行的。对我来说,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有一次,季老去参加台湾校友会,因为两地的昼夜温差,不小心得了感冒。
台湾广有名誉的铭传大学的创办人包德明女士和台湾大学图书馆馆长林光美女士最为积极。
他们忙前忙后,包德明女士在深夜派人送药,即使季老回大陆,药方随即寄给了他,季老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感情。
季老说,我已至垂暮之年,平生经历了几个时代,自认为已经能“悲欢离合总无情”了
可是朋友们的关心,让他心中充满了感激。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人世间,有那么多的感情围绕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温暖着,感动着,时间愈久,愈发浓厚。
时间从来不语,却告诉我们所有问题 ,珍惜那些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以淡定,从容的心态过好自己的人生。